中国卫生工程之人物专访——李维东:以进取之心,做敬畏之事
————DO SOMETHlNG AWESOME WITH AN ENTERPRISlNG HEART
李维东 198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现任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五分院(绿色医院设计研究所)院长兼总建筑师、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国际一级注册建筑师、卫计委卫生计生工程咨询专家、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绿色医院建筑学组委员、《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编委,从事医疗建筑设计二十九年,主持设计了大量医院工程,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大奖,并获得首届全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师”殊荣,是山东省院医院设计方面的学术带头人。
1989年大学毕业后的李维东分配到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医院建筑设计工作,转眼间近三十年。从设计师到第五分院院长,一路走来,李维东院长深刻的感受到了:时代的快速发展,给予医院建设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问题。
我遇到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三十年,社会和国家飞速发展。随着国家对医疗行业投入的增加,医院无论是数量还是建设规模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扩大、人们收入提高,使得人们的医疗需求得到释放,各医院门诊量增幅很大,进一步促进医院的扩大和发展。对建筑设计领域来说,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医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医院建筑在城市空间构成和城市建筑群体中地标式角色越来越明显,政府和社会对它越来越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设计师进入医院建筑设计。
特别是近十年来,大量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医院建设日新月异,不但建设规模在全球首屈一指,设计水平和内在品质也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有的甚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作为一名专业做医院设计的建筑师,生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是非常幸运的。
记得1989年我毕业后第一个工程是山东五莲县中医院,不到两千平方米。1990年做的山东省立医院门诊楼,27500平方米,是当时山东省最大的医疗单体项目。而现在,医院项目动辄就十万、二十万平方米,我现在正在做的一个项目,单体建筑就达35万平方米。时代给了我们机遇,我们有机会去设计一座座大规模、高投资的医院,这样的机会对众多的建筑师即使国外设计师来说都是难得的,国外现在这样大规模的项目也很罕见。我们珍惜这样的机会,在每个实际工程中认真研究、仔细设计,总结经验、提高水平,设计理念、技术水平是可以追比发达国家的。 我们足够幸运,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既可以施展个人才华,提升自身价值,又能推动行业进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最好的时代赐予的问题
社会高速发展,有时难以避免产生浮躁的风气,医院设计规模越来越大,设计周期却一压再压,给设计工作的顺畅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我曾经做过一个20万平方米的医院,建设单位急着开工,于是组织14人的设计小组到离济南70公里的泰安集中封闭设计。先做初设,不等初设批复,就出B栋主楼施工图。那边开着工,这边继续A栋主楼和裙房的施工图,仅用4个月,完成了建筑方案调整优化、初设、施工图等全部图纸。总体来讲,设计质量还是不错的,建成投入使用后,各方反映良好,也获得多项大奖。但也存在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遗憾。例如,紧赶慢赶的B栋主楼开始施工后,发现两个楼梯间全是暗的,若调整,付出代价较大,于是只能亡羊补牢,在平面类似的A栋病房楼施工图中把主要楼梯间调成明的。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若只是一个工程赶工期,设计师可以克服困难既保证工期又保证质量,但几乎每个项目都在赶工期,失去正常设计周期,即使再有事业心的设计师也很难坚持下来。长此以往,设计质量、设计水平就会存在问题。还有一个现象,医院设计从开始方案设计到最后完成施工图设计,短的一年,长的甚至有三、四年的,看似时间很长,但往往中间有很多时间被各种原因浪费掉了,并没有用在设计上。现在二十万平方米医院招标文件中“初步设计30天”“施工图设计60天”这种要求不在少数,设计工期在整个建设工期中所占比重过低。
设计师需要合理的设计工期
设计师作为社会一份子,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受到方方面面压力和制约,虽难以独善其身,但也应有所担当。
首先,我们要有平常心,不以设计收费产值为目标,更要有静心和恒心,一切以做一个好医院为目的,坚守职业操守以积极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东营市立儿童医院大厅)
工期紧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建设单位受到上级领导压力而要求的,他自己也认为工期太紧,这种情况我们设计师要站在建设方角度上,从设计上想办法帮助建设方满足领导要求,比如先给开槽图,因为现在医院都有大量的地下室,开槽工作量很大,可以先期进行,争取设计时间;或者在调整完善建筑设计方案后,把工程分解成两部分,先出功能比较简单的病房楼。因为这种情形往往是上级领导非常重视开工日期,所以我们只要尽可能早开工,就能既满足领导要求又能为自己留下比较合适的设计时间。
第二种情形是医院自身对设计和建设不内行,片面性地压缩设计工期。这时,我们设计师要给建设单位讲解设计周期的重要以及设计周期在整个建设周期中比重,并提出尽可能满足各方面要求的设计周期。在想尽各种办法仍不能满足要求,我们设计师要有自己的坚持,宁可不做这个工程,也不能因为时间紧而造成工程质量粗制滥造,最终以甲方要求为借口求得心里安慰,推卸责任。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设计师要求比较合理的设计工期,是为了更好的设计,而不是磨洋工、效率低下。合理的设计工期,是提升设计质量的重要条件。
(东营市立儿童医院)
其次,在工期紧、医院要求模糊的情况下,我们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医院高适应性”。在施工过程中,医院的要求可能变化调整,我们一定要从设计上就考虑应对这种大概率的事情。若考虑不多,医院需求一旦变化,会造成设计上大面积返工甚至推翻原设计,造成非常尴尬的被动局面。医院高适应性是减少因工期紧而形成遗憾不足的重要方法,也是医院深层次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它可以有效应对医院生长性发展的需求,提高医院的使用寿命。
第三,我们一定要挤出时间,对上一个工程进行总结、反思,吸取经验教训,丰富自己,提高设计水平,以更高的实力去进行下一个工程。这一点很重要,沉淀、积累才能使设计师更上层次。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们设计师要牢记“医生的过错,使生命长眠地下;建筑师的平庸却把遗憾永留人间”这句话。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我们重大遗感的借口。假如我们不能克服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压力、浮躁和困难,多年以后反观我们现在设计的医院不能在中国医院发展史上留下值得称善的一笔,不能成为我们职业生涯中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将愧对历史给予我们的机会。那时,我们将深刻理解狄更斯的一句话: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东营市人民医院)
设计师要做适合国情的优化设计
说起国外的医院,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东西,往往都是人性化的细节,往涵盖范围更广的方面说,我们与国外医院差的是细部设计带来的“体验感”。
最近我们与国外同行合作一个35万平方米的医院,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设计师的理念和手法并不比国外设计师差,甚至在设计经验和工程技术的综合方面比他们还强。在国内,建筑师不仅要做好自身专业,还要明白别的专业,甚至得是个全才,而国外设计师分工非常细,做任务书的、做医疗流程的、做平面的、做立面的,都非常专业。国内设计师的工作没有分那么细,几乎是建筑师统揽这些工作,带来的优点是全面综合,缺点是精力有限,有的方面就做不细,这是设计分工导致的设计品质差距。
在这次合作中,国外设计师把病房楼的交通这么安排:病房访客一组电梯,医护人员和病人一组电梯,因为在国外,需要医护人员陪护病人坐电梯到医技部分做检查。这种体验感非常好的护理模式在中国估计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实现。例如我们山东沾化县一级医院,心内科60床,只有6个大夫,医患比例偏低,而这种情形在全国并不少见。
同样,在手术室设计中,国外设计师的方案洁污流程、分区并没有中国的严格,这是因为国外医护人员做手术时行为规范很严格,例如百级手术室做手术时,国外医护人员进出手术室次数很少,而国内则是他们的几倍。手术室门的开关,对百级层流影响很大,这是我们科室净化设计比国外的要好而手术感染率却比人家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设计还是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不会盲目采纳国外的设计模式。
总之,“形似而神不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患者缺失的“体验感”是多种因素决定的。
(东营市人民医院局部)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的国情而否定先进的医护理念。优化设计中我们把双护理单元的病房楼交通核心做出如下调整:左右各设一组医护人员专用电梯,中间设病人和访客电梯,这组电梯后面又设一组电梯,这组电梯与左右护理单元医护工作区相连,与前面的病人和访客电梯隔门相连,门打开,就是一个大交通核心。这样,交通流线就具有高度灵活性,这组电梯可以是医护人员陪病人做检查或手术的专用电梯,也可扩大给访客,既考虑了当前国情也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国内医院经过二十多年高速发展,取得很大成就,我们应该总结经验,从单纯建筑设计本身扩展到技术进步、行业发展、社会前进等诸多方面来看医院设计,从顶层设计来改进、完善医院设计这一细小、复杂的设计行业分支,才能做出国际一流的医院。
设计师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虽然目前医院品质的再提升是需要全行业、全社会的努力,但设计师特别是建筑师依然是医院设计品质的最重要决定者之一。
首先,建筑师应视野开阔,有全球意识,对医院设计先进理念和医院发展趋势有深刻理解,并结合国情把先进理念运用到实际工程中,例如前面所讲合作的案例中,医护人员陪同病人去做检查就是Attending(主治医师)模式中的一部分工作,这是先进的理念,但我们要结合国情来设计,而不应把国外的设计原封不动的搬过来。
第二,我们不应只关注新理念、新技术,还应深入研究现有技术,应用到极致。例如提到自然通风,大家都会想到窗户,但是有一个规则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单向自然通风的进深应小于房间净高的2倍;双向自然通风的进深应小于房间净高的5倍。根据这个原则,假如与有外窗的医疗街相连的候诊厅另一侧没有窗户,只是单向自然通风,由于进深比较大,它的通风效果会很差,此时必须在候诊厅一侧再对外开窗户,形成双向自然通风效果才好。诸如此类的细化设计将极大地影响医院品质。
(山东莒县人民医院局部)
第三,在满足医疗功能设计的前提下,要关注医院的地域性、文化性,这属于建筑设计高层次的因素,每个医院都受所处地区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环境影响,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人文环境、优秀的建筑应是从当地传统中寻根,延续地方建筑文化传统,让人感觉是从当地生长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内涵和特征,而非“放之全国而皆行”的标准建筑。有品位的、令人愉悦的建筑本身就是一味药。
第四,设计师要关注医院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医院建筑要有高适应性。医院发展很快,有规模上的变化,有医疗模式的调整,有医疗设备的更新……“变”将贯通医院全寿命周期。设计之初,设计师就要考虑医院如何应对医院的各种变化,并且以最小的代价进行调整来应对这种变化。高适应性是医院设计质量深层的体现,短时间内显现不充分,长远来说,一定会呈现极大的价值。最后,设计师要关注医院的安全性,医疗安全、建筑安全、运行安全等诸多方面,特别是医院的被动运行能力,减少对高耗能设备的依赖,即在水电供应中断时,能基本维持运行,这关系到医院遇到突发事件后是否能发挥救治能力,而在平时,则会影响医院运行成本。它反映一个医院建筑是否充分发挥设计师的价值利用被动式节能策略节能减排。
总之,好的医院设计一定是要经得起时间考验,历久弥新!
最后,设计师要敬畏这份工作。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是国家民生保障工程,事关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设计师和医院院长都要把参加医院建设看作是一种修行,以“感恩、珍惜、敬畏、进取”为要义。
感恩伟大的时代,
珍惜在手的工程,
以敬畏之心,做进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