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地上的新思考-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规划和建筑设计
为保障亳州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更高要求,在亳州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市发改委批准,决定在保留现有医院院区的情况下,另辟新址,建设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
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要建成为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承担全市人民的医疗、保健和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120急救及医疗教育的任务,是全市的医疗中心。分院总体布局要本着“以人为本、流程合理、管理科学”的设计理念。规划要求分院建设区域布局科学、流程合理、规模适宜、就医便捷、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用地情况
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选址座落在亳州市南新区,三曹路南侧,希夷大道西侧,淮河路北侧,蒙城路东侧,占地面积约245亩,用地形态并不方正规则,东北角临亳州市京皖药业有限公司用地,西南角临其它单位用地。基地形状为“8”字型,同时在用地内临蒙城路一侧有一片天然湖面,用地内东南角已建有紧急救援中心和传染病医院,因此分院在规划中不再考虑感染科的设置要求。
●规划目标
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的设计贯彻“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理念。一期建设规模为600床,包括门急诊、医技、病房、行政办公、后勤保障等功能。一期总建筑面积为84000平方米。远期发展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函盖了医疗、保健、科研、教学、康复等功能,远期建设的规模将达到1500床,总建筑面积约为180000平方米。
●功能分区
梳理复杂的功能,去除表象看本质,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将使复杂问题清晰化、简单化。一所医院大到整体规划,小到科室内部布局都应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区,功能分区应函盖医院设计的全过程。
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规划分为8个功能区域,这包括:门诊区、急诊区、医技区、病房区、行政管理区、院内生活区、后勤保障区、现有传染病区。门诊区和急诊区位于用地北侧,在三曹路上开设门急诊主出入口,主出入口面向城区方向,与城市就诊的主要人流方向相吻合。病房区位于用地西侧,由三栋高层病房楼组成,临水而建,环境怡人,病房区的出入口设在用地西侧蒙城路上,最高的病房楼位于北端,标志性强,沿街视觉效果好,同时对院区内其它建筑及场地日照采光影响小。医技区位于用地的核心位置,东连门诊区,西接病房区,北临急诊区,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医技科室的使用效率,为资源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行政管理区、院内生活区以及后勤保障区位于用地南侧,依次排开,与医疗区域分区明确,且互不干挠,相互之间又联系方便。其中院内生活区位于中间位置,为其它功能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行政管理区的出入口设在西侧的希夷大道上,方便了行政部门与院外其它部门的联系,同时把行政人员流线从医疗流线中独立出来,使行政人员流线免受其它流线的干挠。后勤保障区考虑到亳州市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的现状,布置于用地的西南角,并在蒙城路设置了污物出口。传染病区相对独立成区,并与其它区域保持3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体系包含室外交通组织、室内交通组织、院区出入口设置、建筑主要出入口设置和停车体系五项内容。
室外交通组织采用环状道路体系,不留尽端。环状道路又分为“内外双环”的路网结构,外环以车行为主,内环以步行为主,适当做到“人车分流”。
室内交通组织形成两条纵贯南北的医疗街的方式。一条为门诊医疗街,另一条为病房医疗街,两条医疗街北侧为门诊大厅和住院部大厅,南侧作为远期发展延伸使用,不设尽端。两条医疗街在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设置了东西向水平联系的连廊,加强内部联系和缩短流程。
室外路网与城市道路连接处形成院区出入口,根据性质和用途分设了六个出入口,即门急诊出入口设于北侧,住院部出入口设于西侧,行政和后勤出入口设于东侧,污物出口设于用地西南角,传染病区出入口设于用地东南角。基地四边临路,四边均设有出入口,避免了流线集中,造成拥堵。
室内交通体系与室外交通体系的交接处形成了建筑主要出入口。每个主要出入口处均采用了无障碍出入口的设计,坡度控制在2%以内,在病员主要出入口处严格设置“人车分流”。
停车体系采用地上和地下相结合的方式,并考虑近期与远期的弹性变化,当一期建成后由于地面空地较多,采用的是以地面停车为主的停车方式,随着远期建设不断推进,地面面积减少,应变化为地下停车为主的停车方式,甚至考虑立体式地下停车,以适应需求的弹性变化。
●分期建设
医院是一个生命体,每一栋建筑从建成、使用、到最终正常折除是有一个周期的,即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就像一个生命从出生到衰老。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的发展采用了“生长式”的分期建设方式。这种方式类似“新陈代谢”的观念。门诊、医技、病房三大功能均可分为三期由北向南依次建设,实现了在每个功能区域内再进行分期建设的目标,而且分期建设的方向与人员使用的方向一致,后一期的建设不会影响前一期的使用。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的这种“生长式”分期建设的方式是规划设计中最重要的亮点之一。
●远期发展
远期发展留有余地,远期发展不是分期建设。环顾整个医疗领域的变革,需求在提高、理念在更新、模式在发展,设备在创新,科技在进步,我们无法对未来做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所有的一切发展变化都通过建筑做为载体来实现。我们现在能做到的就是给未来一块空间,给未来一次机会。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的远期发展用地是实现医疗功能“新陈代谢”的周转用地,它让整个医院的发展留着一口“气”。
●景观空间
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的景观设计主要集中在北侧门诊入口广场和西侧现有湖面的利用。北侧门诊的入口广场景观带采用曲线线条作为设计元素,形成步移景异的景观特点。在曲线中设置地面绿植停车区,点线面结合。病房楼西侧现有湖面保留下来,并加以修缮,结合周边绿地,形成园林空间,作为住院病员的室外休息场所。这种保护生态,利用生态,发展生态的理念是规划设计中又一项重要理念。
●外观效果
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外装饰材料以暖白色石材幕墙和中空玻璃幕墙为主,色彩淡雅、简洁大气、突出了建筑群的整体感。门诊部分运用空间分解的方法塑造出特殊的空间感受,并接合体块的穿插与咬合形成张力。建筑立面沿三曹路至蒙城路以20层病房楼做一收笔,门诊区入口及病房区入口均可明确识别。一期建成后沿三曹路医院形成完整的外观效果,病房楼通过削角,以减小建筑宽度,使之更加挺拔,更具标志性,利用圆角处理,更具亲和力。舒展的门诊楼与挺拔的病房楼形成的对比和互补,打破了单调感,勾画出了丰富的天际线,给人以美的享受。
●采光与通风
对于大型综合医院的建筑设计如果仅从医疗工艺流程的角度出发往往会产生很多的黑暗房间。只能依靠大量的人工照明和空调系统来保证正常工作的进行,但实际的使用效果还是难以接受,长时间停留就会感到空气浑浊,视觉不清,造成压抑感,忽略了人的精神需求,还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因此在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的平面功能设计中非常重视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的问题——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理念是:在医疗流程设计和自然采光与通风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过分的放大单一问题。具体步骤是:在满足医疗流程的前提下,首先设置内庭院和采光井,适当增加采光面积,然后,在房间布局时靠外墙可开窗部位优先放置人员长时间停留的房间,如诊室、实验室、候诊、医办、值班、控制室等房间;将经常进入、但每次使用时间不长的房间放在可以自然通风,但自然采光稍差的部位,这是因为照明要比通风好解决一些,如更衣、医护卫生间等房间;将不常进入、每次使用时间又不长的房间布置在无窗位置,如各种库房等房间。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即保证了医疗流程没有被拉的过长,又提高了房间使用的舒适度,降低了能耗。
●手术群设计
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还采用了许多新的理念。手术群的设计是个典型的代表。手术群的核心是手术部,手术部位于医技楼的四层,大尺寸柱网保证了手术室的空间要求,26间手术室按净化级别分区域设置,规范而整齐。急诊、输血科、病理科、ICU、中心供应室、外科病房、分娩室等与手术部相关科室或上下设置,或同层布局,有效的结合为一个整体,手术群的理念也就得以实现。
●后记
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还采用了地源热泵和电气智能化等多项新型技术,起到了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作用,引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本人作为亳州市人民医院分院建设项目的设计总负责人和建筑专业负责人通过本次设计工作对大型综合医院的设计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领悟。现在回顾整个设计过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瑕疵,值得我们去好好总结,转化为宝贵的经验。但付出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丰硕的回报,本项目获得了2009年度山东省优秀建筑设计方案一等奖,2013年度山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的佳绩,这些经验和成绩都将鞭策和激励着我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